渤化集團知識產權證券化ABN項目創多個全國首單 以知識產權賦能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
9月26日,渤化集團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在全國銀行間市場成功發行。該項目是全國首單國有企業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,也是天津市首單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,實現了天津市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“零”的突破,也是全國首單知識產權資產支持票據(科創票據)、全國銀行間市場首單知識產權二次許可模式資產支持票據。渤化集團所屬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、天津長蘆海晶集團有限公司、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、天津市橡膠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、天津市合成材料工業研究所有限公司、天津市敬業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共6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制造業單項冠軍將持有的68項高價值專利,與發起機構以二次授權許可的方式開展證券化融資,獲得1億元知識產權融資支持。
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被譽為知識產權運營“皇冠上的明珠”,對于貫徹落實國家支持科技創新政策精神、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、國有企業發展自主知識產權具有重要意義。近年來,渤化集團大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,傳承 “新中國第一號發明證書” 侯氏制堿法的精神,重質純堿、糊樹脂等一系列專利累計對外實施技術許可14次,技術許可費用達到1.3億元,帶動專有設備制造收入3.8億元。目前渤化集團共擁有有效專利1549件,整合創新資源,組建渤化集團優勢產業運營中心,構建知識產權分級分類管理模型,發布渤化集團專利白皮書,建立渤化集團知識產權數據庫,通過全周期管理平臺實現專利管理數字化變革。渤化集團“創新驅動發展、構建行業格局”典型案例,經市知識產權局推薦,已上報國務院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。
渤化集團積極探索創新融資模式,推進知識產權證券化,不斷拓寬多元化的融資渠道,盤活企業知識產權資產。此次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項目的落地,有利于進一步挖掘科創企業知識產權價值,讓“沉睡”的專利資產為企業“主動造血”,促進知識資產與金融資本有效融合,為推動天津市制造業立市“添秤”加碼。